连日来,为有效切断蚊虫孳生源,遏制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传播,中堂镇各村(社区)积极行动,因地制宜,在防蚊灭蚊的举措上频出实招,成效显著,不仅有效降低了蚊媒密度,更凝聚起群防群控的强大合力。
Part.1
1200余条“灭蚊小卫士”上岗
近日,中堂镇宣教文体旅办党支部购买一批“灭蚊鱼”,投放到一村村的农田、水塘、河涌中,通过生物防治方式,有效降低蚊虫孳生密度,从源头切断虫媒传染病的传播链条。
“别看这些小鱼个头小,可都是灭蚊‘小能手’!” 在一村村投放现场,工作人员一边向周围的村民介绍,一边小心翼翼地将一条条活泼的“灭蚊鱼”苗放入水中。
据介绍,蚊子喜欢在水里产卵,尤其是水流平缓的水域,正是蚊虫最爱的“产房”,容易积水孳生蚊卵和孑孓(蚊子的幼虫)。而鲮鱼、鲩鱼这类鱼种,恰恰是孑孓的“天敌”。它们在水里游弋,大口吞食这些害虫的幼虫,直接从源头“掐断”蚊子的繁殖链。这种方法高效环保,能精准打击蚊虫孳生地,效果持久,而且利用生物链的自然克制,不污染环境,不破坏本地生态平衡,相比化学灭蚊,对人畜更加安全。
当天一共投放1200余条“灭蚊鱼”,这些“灭蚊小卫士”正式上岗,将有效降低水体中蚊子幼虫的存活率,从源头减少成蚊数量。
Part.2
发泡胶、砂土上场,切断蚊虫孳生源
走进凤冲村、一村村等村(社区),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秉承着不放过一处隐患的原则,认真开展清除蚊虫孳生地的工作。他们仔细翻盆倒罐,将积水彻底倾倒,不给蚊虫留下繁殖的机会。对于一些难以清理的卫生死角,大家齐心协力,用刷子、铲子等工具,将堆积的杂物和污垢清理干净。
令人关注的是,针对管盖凹槽、缝隙等一些没办法倾倒积水或者积水清理难度较大的地方,工作人员别出心裁,采用发泡胶、砂土等进行填充,彻底清除蚊虫的孳生地。
“这法子灵活,而且好复制。”工作人员介绍,发泡胶打进这些管盖边缘凹槽,能快速填充缝隙,让蚊子无处产卵,见一处填一处,将易积水的凹槽“改造”为顺滑的平面,效率高,成本低,有效破解了零星、分散凹槽积水的难题。
这些小细节彰显了中堂的村(社区)在防蚊灭蚊工作中的用心,有效降低了村里小型积水容器的数量,有效控制了蚊媒密度,为村民营造更加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。
Part.3
长者手作香囊,蚊子当场emo!
为预防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,近日,在中堂镇公共服务办的指导下,中堂双百社工在一村村开展“巧制香囊,健康度夏”驱蚊包手工制作活动,通过“知识科普+手工实践”的方式,提升社区长者防蚊意识,共同筑牢健康防线。
活动现场,双百社工详细讲解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的危害、发病症状、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,提醒长者主动检查家中及周边的各类积水容器,翻盆倒罐清积水,铲除虫媒孳生环境,切实阻断虫媒传播链。
双百社工向长者们介绍了艾叶、薄荷、迷迭香、薰衣草、丁香等具有天然驱蚊功效的中草药,并带领大家一同制作驱蚊香囊。长者们边学边做、互帮互助,不一会儿,一个个清香四溢的驱蚊香囊便制作完成。“这个香囊不仅能防蚊,还能挂在衣柜里当天然香料,一举两得!”陈伯伯开心地说。
本次活动不仅让社区长者掌握了实用的防蚊技能,而且增强了社区群防群控的意识。双百社工将持续推进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,通过多种形式深化防护知识宣传,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防蚊灭蚊意识和健康防护能力,共同筑起抵御虫媒传染病的坚固防线。
资料来源丨中堂镇相关村(社区)、“双百”社工
文 编丨程思敏
校 对丨彭文悦
责 编丨汀 汀
法律顾问:北京德恒(东莞)律师事务所
永信证券-永信证券官网-上海股票配资公司-股票账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